一、饮食原则
-
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
患儿需摄入足够能量以支持生长发育,建议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豆腐、牛奶)。脂肪摄入需适量,可选用中链三酸甘油酯(MCT)替代部分脂肪,以减轻消化负担。 -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 脂溶性维生素(A、D、E、K):因胰腺功能不全易缺乏,需按医嘱补充,尤其维生素K对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 氯化钠:因汗液丢失多,需在膳食中增加食盐,预防低氯性碱中毒。
-
避免刺激性食物
忌辛辣、油腻食物(如葱、姜、蒜、辣椒),减少消化道刺激。
二、具体饮食建议
-
主食与碳水化合物
- 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糖、葡萄糖、蔗糖,避免含淀粉的食物(如米饭、面包)。
- 可添加果糖或蜂蜜补充能量,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
脂肪摄入调整
- 若存在脂肪泻(大便恶臭、油状),需减少普通脂肪摄入,改用中链甘油三酯(如椰子油)。
- 适量增加坚果、牛油果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
蛋白质补充
- 每日摄入量需高于同龄儿童,推荐鸡蛋、瘦肉、鱼类等易消化来源。
- 可将蛋白质分散到多餐中,减轻消化压力。
-
水分与电解质
- 天热或活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及食盐,预防脱水。
- 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
胰腺功能不全
- 需终身服用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片),帮助消化脂肪、蛋白质。
- 服药时需整粒吞服,避免打开胶囊导致呛咳。
-
消化不良或吸收障碍
- 少食多餐(每日5-6餐),必要时使用要素饮食或肠外营养。
- 监测大便情况,若持续脂肪泻需调整脂肪摄入比例。
-
并发症管理
- 合并糖尿病时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并监测血糖。
- 肝硬化患儿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肝性脑病。
四、长期管理建议
- 定期评估营养状态:监测身高、体重、BMI及维生素水平,调整饮食方案。
- 心理支持:鼓励患儿参与饮食选择,改善食欲,避免因长期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 家庭护理:保持餐具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口腔卫生。
总结
饮食管理需结合患儿个体情况,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并定期随访调整。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