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因素。以下是小儿肺栓塞的主要诊断标准和方法:
1. 临床表现
小儿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可能缺乏特异性,且变化较大,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发生猝死
- 呼吸困难及气促: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 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 晕厥:可能是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 咯血:通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较少见
- 咳嗽和心悸:也可能是症状之一
- 其他症状:如烦躁不安、惊恐或濒死感
2. 体征
体征可能包括:
- 呼吸急促和心动过速
- 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 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 肺部听诊:可能闻及哮鸣音和/或湿啰音,偶可闻及血管杂音
- 颈静脉充盈或搏动
- 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或分裂
3. 辅助检查
3.1 非特异性检查
- 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计数增高
- 动脉血气分析:常表现为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αO2)升高
- 心电图:可能显示非特异性改变,如V1~V4导联的T波改变和ST段异常,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等
- 胸部X线检查:可能显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等
3.2 特异性检查
- 血浆D-二聚体(D-dimer):该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PE的重要初步筛选试验。D-二聚体对急性PE的诊断敏感性达92%~100%,但特异性较低,仅为40%~43%
-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PE的重要诊断方法,典型征象可作为确诊依据
- 螺旋CT和电子束CT造影:能够发现段以上肺动脉内的栓子,为确诊检查之一
- 磁共振成像(MRI):对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 肺动脉造影:仍为诊断PE的“金标准”,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95%~98%
4. 诊断流程
- 1.临床可能性评估: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初步评估。
- 2.疑诊相关检查:包括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 3.确诊相关检查:如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MRI、肺动脉造影等。
- 4.风险等级评估: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右心室功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5. 治疗
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
- 内科治疗:一般处理、呼吸和循环支持治疗、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
- 外科治疗:适用于急性大面积PE患者、有溶栓禁忌证者或经溶栓和其他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者
6. 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延误诊治是造成患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小儿肺栓塞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因素,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