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护理
-
遵医嘱用药
抗凝治疗是基础,常用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需严格按剂量服用,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溶栓治疗(如尿激酶)适用于急性期,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出血症状(如鼻出血、黑便)。 -
生活管理
- 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3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栓子脱落。
- 保持环境舒适:维持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气体。
- 排便管理:多摄入膳食纤维,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
二、饮食调理
-
营养均衡
- 以高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高维生素(如新鲜蔬果)为主,增强免疫力。
- 控制脂肪摄入,选择低脂食物(如鱼类、豆类),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
特殊注意事项
- 若正在服用华法林,需限制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以免影响药效。
- 低盐饮食,避免腌制食品,减轻水肿风险。
三、康复与运动
-
恢复期锻炼
- 早期活动:急性期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床上训练,促进血液循环。
- 有氧运动:病情稳定后,可尝试散步、慢跑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
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
四、预防与监测
-
预防复发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肺炎、先天性心脏病),避免长期卧床或久坐。
- 有血栓风险者,可穿戴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
定期复查
监测D-二聚体、肺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血栓风险。
五、心理支持
为患儿提供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指导,确保治疗依从性。
提示:小儿肺栓塞需早发现、早治疗,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