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的诊断标准
1. 病史和用药史
- 病史:患者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癌药物的历史,如环孢素、他克莫司、顺铂、卡铂等。
- 用药时间:通常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这些药物。
2. 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多毛、牙龈增生、血压升高、肝脏损害等。
- 肾脏损害表现:
- 轻、中度蛋白尿。
- 管型尿。
- 少尿。
- 肾小管性酸中毒。
- 氮质血症。
- 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
- 高血压。
-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3. 实验室检查
- 尿液分析:蛋白尿、管型尿、无菌性白细胞尿,尿沉渣见嗜酸性粒细胞等。
- 血液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等。
- 血液生化检查: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
4. 影像学检查
- 肾脏超声检查:评估肾脏结构及功能。
- 放射性核素肾图:评估肾功能。
5. 病理检查
- 肾活检:
- 环孢素慢性肾病:小动脉病变,包括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内膜增厚,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 α-干扰素所致肾毒性:肾小动脉有纤维梗死、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和小球硬化。
- 急性肾小管坏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基底膜断裂及间质水肿。
- 急性间质性肾炎:肾间质高度水肿、间质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6. 鉴别诊断
- 与其他药物性肾病的鉴别:如与其他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急性间质性肾炎等鉴别。
- 与慢性排斥反应的鉴别:如环孢素慢性肾病与慢性排斥反应的鉴别,主要通过血管病变部位的不同进行鉴别。
通过以上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综合分析,可以对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