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洁伤口
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叮咬部位,中和酸性毒液并清除残留物。若伤口有残留刺或毒囊(如蜂蜇),需用镊子小心取出。
2. 冷敷消肿
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患处,每次10-15分钟,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3. 局部用药
- 轻度瘙痒/红肿:涂抹炉甘石洗剂或风油精。
- 炎症明显: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塞米松)。
- 蜜蜂蜇伤:肥皂水冲洗后可用弱碱性液体湿敷。
- 蜱虫叮咬:需用酒精使其松口后完整拔出,消毒伤口。
4. 观察症状
- 20分钟内注意是否出现水疱、大面积红肿。
- 24小时内警惕发热、呼吸困难、头晕等全身反应。
5. 及时就医的情况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诊:
- 全身性过敏反应(皮疹、呼吸困难)。
- 伤口感染(红肿扩散、化脓)。
- 蜱虫叮咬或怀疑中毒(如隐翅虫、恙虫)。
预防建议
- 穿浅色长袖裤,避免草丛长时间停留。
- 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
- 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
注意: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勿随意使用民间偏方(如口水、酱油)。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