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表现
- 排便异常:大便每日多次,多在晨起或餐后,呈深褐色、带泡沫、糊状便,有刺鼻恶臭,含氨量增加,呈碱性反应。
- 伴随症状:可能伴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腹痛等,但通常无肠绞痛。
- 特殊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贫血或营养不良。
-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 胃液分析:通过胃镜或胃管抽取胃液,检测胃酸分泌情况(如胃酸过少、缺乏或过多),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 粪便检查:观察粪便性状(如泡沫、恶臭)及镜检(可见肌纤维),尿蓝母试验可能呈阳性。
- 影像学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用于排查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泌素瘤、胃癌等原发疾病。
-
病理学检查
- 必要时进行胃黏膜活检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胃炎、胃癌等病变。
-
治疗性验证
- 口服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后症状显著改善,支持诊断。
- 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肉类)可缓解腐败性消化不良。
鉴别诊断需排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泌素瘤等疾病。若患者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和医生综合判断,可确诊为胃原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