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般治疗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等变化。保持吸氧,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控制下肢血栓
药物治疗
- 1.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尿激酶等,主要用于2周内的新鲜血栓栓塞
- 2.抗凝药物:如肝素或华法林,用于抗凝治疗
- 3.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用于右心功能不全、血压正常者
- 4.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用于血压下降者
手术治疗
1.溶栓术:在呼吸机和体外循环支持下的急诊去栓手术,是一种成功、有效的治疗手段
2.取栓术:通过肺动脉造影导管内溶栓或者取栓术,清除肺动脉内的血栓
3.下腔静脉滤网放置术:当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采用放置下腔静脉滤网,以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
手术适应症
- 大块肺栓塞:特别是超过2个肺叶血管的栓塞
- 肺栓塞伴休克:这种情况下溶栓或抗凝治疗可能无效,需紧急手术
- 溶栓禁忌: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手术可能是唯一选择
- 右心房血块切除或关闭卵圆孔: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这些额外的手术步骤
预后
及时的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对于大块肺栓塞、肺栓塞伴休克或溶栓禁忌的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总体而言,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