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
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 首选药物为丙硫氧嘧啶(首剂600mg口服或胃管注入,后续200mg/次,每日3次),可快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生成。
- 若患者对丙硫氧嘧啶过敏,可改用甲巯咪唑(10-20mg/次,每日3次)。
-
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 使用复方碘溶液(首剂30-60滴,后续每6小时5-10滴),需在丙硫氧嘧啶使用后1小时开始,持续2-3天。
二、缓解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 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可降低心率、减轻焦虑和疼痛,尤其适用于心动过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
- 注意:严重心衰、哮喘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
三、对症治疗
-
降温处理
- 物理降温(冰袋冷敷、酒精擦浴)为主,避免使用水杨酸盐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免加重代谢紊乱。
- 必要时使用冬眠合剂辅助降温。
-
镇静与止痛
- 焦虑或烦躁时,可短期使用地西泮等镇静剂。
- 高热或全身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
四、支持治疗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钾、钠),维持酸碱平衡。
-
糖皮质激素
- 使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应激能力,帮助控制体温和疼痛。
五、紧急就医与监测
- 甲状腺危象病情危急,需立即就医,由医护人员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体温)和脏器功能。
-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
提示:老年人常伴随心血管疾病,治疗需更谨慎,避免药物过量或不当使用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