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退休后的退休金计算主要依据个人缴费年限、个人缴费基数以及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基础养老金 :
-
基础养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其中,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实际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计算得出的加权平均值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是个人在养老保险缴费期间个人缴纳部分(包括本金和利息)的累计总额,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 总养老金 :
- 总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示例计算
假设陈先生60岁退休,缴费年限为30年,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平均缴费指数为1.5(按15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5万元。
- 基础养老金 :
- 基础养老金 = 6000 × [(1 + 1.5) ÷ 2] × 30 × 1% = 225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50000 ÷ 139 ≈ 1079元
- 总养老金 :
- 总养老金 = 2250 + 1079 = 3329元
关键影响因素
-
缴费年限 :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
缴费基数 :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
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算
建议
-
尽早开始缴费 :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越高。
-
提高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
关注当地政策 :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和计发月数可能有所不同,需关注当地政策调整。
以上是职工退休后退休金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关键影响因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