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是一种由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是血管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其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痴呆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认知功能衰退:认知功能显著衰退,足以影响社交、职业功能或日常生活。
- 记忆损害:记忆损害可伴有定向障碍。
- 执行功能损害:执行认知功能的损害。
- 除外标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功能衰退的原因。
2.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 痴呆综合征:认知衰退表现为记忆和至少2个或以上认知领域的损害,如定向力、注意力、语言、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等。
- 脑血管疾病:有与中风有关的神经检查发现的局部体征和脑影像学发现的相关脑血管病证据,无论有无中风史。
- 因果关系:认知功能衰退与脑血管疾病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即在明确的卒中后3个月内出现痴呆,或突然出现认知功能衰退,或波动样、阶梯样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
3. 多发梗塞性痴呆的特有标准
- 多发性脑梗死:脑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显示多发性脑梗死病灶。
- 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具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 病史: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史并伴有卒中发作史。
4. 其他辅助检查
- 脑脊液检查:测定脑脊液、血清中APOE多态性及Tau蛋白定量、β淀粉样蛋白片段。
- 心理学检查: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评定等神经心理测验,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等。
- 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EEG)、诱发电位等。
5. 鉴别诊断
- 阿尔茨海默病:多缓慢起病,持续性进展,早期即可出现人格改变与自知力缺失,CT、MRI检查多呈脑萎缩表现,较少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的体征。
通过以上诊断标准和辅助检查,可以对多发梗塞性痴呆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