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口初步处理
- 冲洗消毒: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清除残留毒液和异物。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
- 药物干预:
- 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 若有过敏反应(红肿、瘙痒),可口服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止痛药。
二、疤痕修复建议
- 淡化疤痕:
- 伤口愈合后,可局部涂抹硅凝胶、积雪苷霜软膏等抗疤痕药物,抑制增生;
- 配合激光治疗(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分解色素、改善疤痕质地。
- 专业干预:
- 若疤痕增生严重,需就医进行微针治疗或瘢痕切除术;
- 避免抓挠或暴晒,防止疤痕恶化。
注意事项:若伤口出现持续红肿、渗液或疤痕快速增大,应及时复诊排除感染或异常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