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谢性酸中毒
- 血液检查显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血HCO₃⁻<21mmol/L,阴离子间隙正常),常伴血pH下降。
- 患者可能出现厌食、恶心、乏力等症状,婴儿型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
-
电解质紊乱
- 低钾血症:尿钾排泄增多(尿K⁺>25mmol/L),血钾降低,易导致肌无力、软瘫甚至心律失常。
- 低钙血症与高尿钙:血钙降低,尿钙排泄增加(尿Ca/Cr>0.21),可能引发骨痛、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
- 高尿钠:尿钠排泄增多(尿Na⁺>20mmol/L),血钠可降低。
-
尿液特征
- 尿pH>5.5:即使在酸中毒状态下,尿液仍无法酸化至pH<5.5,是重要诊断标志。
- 尿可滴定酸及铵离子减少:尿总酸(TA)<10mmol/L,铵离子(NH₄⁺)<25mmol/L。
-
影像学检查
- X线或CT显示骨质疏松、骨软化、病理性骨折或尿路结石(如肾钙化)。
-
氯化铵负荷试验
- 确诊试验:口服氯化铵(0.1g/kg体重)后,若尿pH仍>5.5,提示尿酸化功能障碍,支持诊断。肝病患者可用氯化钙替代。
- 部分性诊断:连续3天口服氯化铵后尿pH<5.5可排除I型。
-
其他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伴正常阴离子间隙。
- 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HCO₃⁻排泄分数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总结:诊断需结合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异常(低钾、低钙、高尿钙)、尿液pH>5.5及影像学骨病表现,必要时通过氯化铵负荷试验确认。需与II型、III型及IV型肾小管酸中毒及其他代谢性酸中毒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