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病史:患者需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且通常为糖尿病控制不佳、病程较长的患者。
-
临床表现:可出现感觉障碍(如感觉异常、过敏及麻木等)、下肢无力、行走困难、排尿困难、阳痿等症状。具体表现可能因脊髓病变的类型和部位而异,如假性脊髓痨型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踩棉垫感觉、肌张力及腱反射降低等;肌萎缩型则表现为急性起病合并进行性加重的下肢近端肌萎缩;横贯性脊髓病型常从胸段开始,逐渐出现胸部以下感觉异常等;后、侧束硬化型则以深感觉障碍为主,常有共济失调等。
-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肌力、感觉、运动功能、反射等,以初步了解病情。
-
实验室检查:血糖测定可帮助了解患者的血糖情况,监测糖尿病病情变化;脑脊液检查有助于了解有无颅内感染等情况;糖化血红蛋白(GHbA1)测定、糖化血浆蛋白测定等可了解患者的血糖平均水平。
-
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用于了解患者有无颅脑或脊柱的病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检查可反映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若患者存在上述相关症状和体征,并经过一系列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后,方可诊断为糖尿病所致脊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