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需结合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具体如下:
一、实验室指标
- 心指数降低
- 通常认为心指数(CI)低于3 L/(min·m²)可提示异常,但不同指南存在差异:
- 部分标准将CI <2.5 L/(min·m²)作为诊断阈值;
- 严重情况下,CI可降至2.0 L/(min·m²)以下。
- 搏血指数(SVI)<25 ml/(m²·次)也可能出现。
- 通常认为心指数(CI)低于3 L/(min·m²)可提示异常,但不同指南存在差异:
二、临床表现
- 循环异常
- 血压下降(收缩压<12 kPa),伴脉压减小、中心静脉压升高。
- 四肢发冷、苍白或发绀,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细弱。
- 器官灌注不足
- 尿量减少(如3~10岁患儿每日尿量<500 ml);
- 脑缺血表现:烦躁、嗜睡、意识改变等。
三、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
- 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 实验室检查
- 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以排除代谢紊乱;
- 床旁X线或超声检查排除心包压塞等并发症。
四、综合判断
需结合病史(如心脏手术史、先天性心脏病)、体征及检查结果,排除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因素。若存在典型症状(如低血压、四肢厥冷)且CI低于阈值,可确诊。
注:不同研究对心指数的临界值存在差异,临床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