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是一种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喘证的诊断标准可以总结如下:
中医诊断标准
- 1.主要症状: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 2.病史: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 3.体征:胸部可呈桶状,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减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或哮鸣音
- 4.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影像、心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本病西医病因的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 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史等
- 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
- 有肺气肿和(或)肺动脉高压的体征
- 胸部X光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
- 超声心动图可增加诊断可靠性
- 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1.
2.
3.
鉴别诊断
- 气短与喘证同为呼吸异常,但气短主要表现为呼吸浅促,气息低微,不若喘证呼吸困难之甚
- 哮病是指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证是指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哮病必兼喘,但喘病未必兼哮
1.
2.
证候分类及治疗原则
- 风寒闭肺:治宜宣肺散寒,方用麻黄汤
- 表寒里热:治宜解表清里,化痰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
- 痰热郁肺: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方用桑白皮汤
- 痰浊阻肺:治宜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 肝气乘肺:治宜开郁降气平喘,方用五磨饮子
- 肺气虚耗:治宜补肺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合补肺汤
- 肾虚不纳:治宜补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 正虚喘脱:治宜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用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1.
2.
预防与调护
1.适寒温,适应天气变化,特别在季节交替之时,注意增减衣服,防备外邪入侵
2.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忌嗔、郁、忧、怒等,保证机体气机调畅,气血冲和
3.调理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忌肥甘厚味、辛辣香燥,戒烟酒,使脾胃健运,痰湿无从化生
4.有病早治,防备久病伤肾,惹起虚喘而难以治愈
通过以上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可以对喘证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