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抗甲状腺药物:如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可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生成,改善蛋白尿。
- 甲状腺激素替代:左旋甲状腺素适用于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 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或雷公藤多苷,可减轻肾脏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副作用。
- 保护肾功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2. 手术治疗
- 甲状腺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甲状腺抗原过多的患者,可减少抗原来源,缓解肾病症状。
3. 对症支持治疗
- 控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并发症,必要时给予降脂、降糖或抗凝治疗。
- 利尿消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 长期管理
- 需长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肾功能,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 心理疏导与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碘饮食、情绪管理)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提示:治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病理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制定,患者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