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ORS)纠正,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 饮食调整
- 急性期:短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引入米汤、焦米水等易消化流质,避免高糖、高脂及粗纤维食物。
- 缓解期:过渡到低乳糖配方奶、小米粥等半流质,并逐步添加蛋白质(如蒸蛋羹)。
- 恢复期: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膳食纤维(如熟香蕉),重建肠道菌群。
二、药物治疗
- 抗病毒药物
如更昔洛韦、利巴韦林,但需注意部分研究认为其疗效有限。 - 止泻与保护肠黏膜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并保护肠黏膜,但需避免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剂,以免加重病情。 - 益生菌调理
双歧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等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 抗生素使用
仅当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如头孢菌素、阿奇霉素。
三、对症处理
- 发热: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药物退热(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避免激素退热。
- 并发症:如出现肠出血、肠穿孔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四、注意事项
- 家庭护理:勤洗手、消毒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 禁忌食物:禁食未稀释果汁、豆浆、冷饮等高渗或生冷食物。
- 监测指标:尿量减少、前囟凹陷提示脱水,需及时静脉补液。
五、预防措施
- 避免接触感染者,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 增强免疫力,保证营养、睡眠及适度运动。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