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咬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局部症状
- 红斑与丘疹: 被咬部位会出现鲜红色的充血性红斑,这些红斑会游走并传染到其他正常皮肤区域。伴有丘疹样皮损,表现为红色小结节、水疱等,通常会有瘙痒和疼痛表现。
- 瘙痒与灼热感: 被咬部位常有明显的瘙痒感,伴有轻度的灼热感。
- 继发感染: 如果不及时处理,局部皮损会继发感染,导致红肿、疼痛等症状加重。
- 黑痣样外观: 被叮咬处就像突然长了一个黑痣,蜱虫的前肢和口器咬住病人皮肤,叮在皮肤上不松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去,只露一个黑色的尾部在皮肤外边,看上去就像长了一颗黑痣。
- 明显的红肿: 蜱虫会咬噬皮肤和吞噬血液,皮表细胞和皮屑,所以蜱虫叮咬的周围会出现红肿。
- 质地坚硬: 由于蜱虫属于甲壳虫性质,所以蜱虫叮咬处的皮肤表面摸上去是硬硬的。
全身症状
- 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
- 头痛与恶心呕吐: 蜱虫叮咬后,毒素进入血液,刺激脑神经,导致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其他全身症状: 腹痛、咽痛、肌痛、纳差、畏寒等类似禽流感的症状和表现,是由于蜱虫叮咬后机体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增高导致人体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引起的。
其他可能的症状
- 神经系统症状: 某些蜱虫携带的病原体,如新型布尼亚病毒,可侵犯人体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危及生命。
- 血液系统症状: 蜱虫叮咬还可能引起血液系统异常。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内脏出血,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要自行处理蜱虫叮咬,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