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发婴儿型(0-6月龄)
患儿多在3-6个月时发病,初期表现为易激惹、阵哭、淡漠、喂养困难(如呕吐、拒食)、肌张力增高及眼震。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抽搐或婴儿痉挛症,肌阵挛和腱反射亢进也较常见。此阶段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在2岁内因呼吸困难或感染死亡。 -
晚发婴儿型(6-36月龄)
早期发育正常,6个月至2岁间逐渐出现感觉异常、喂养困难、呕吐、步态不稳、肢体痉挛及共济失调。部分患儿表现为视力减退、癫痫发作或精神运动发育倒退。 -
青少年型与成人型
较为少见,青少年型多表现为肢体瘫痪、共济失调及进行性视神经萎缩;成人型则以下肢活动困难、小脑共济失调、震颤或视神经萎缩为主。
需注意:克拉伯病总体预后较差,尤其是早发婴儿型。若发现婴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或神经系统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如脑脊液分析、基因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