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处理需结合驱虫、控制胰腺炎症及支持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或内镜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一、驱虫治疗
-
药物驱虫
首选阿苯达唑或甲苯咪唑,需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调整剂量,以杀灭肠道蛔虫。
注意:驱虫治疗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避免虫体死亡引发感染加重。 -
内镜取虫
若蛔虫阻塞胰胆管,可通过内镜直接取出虫体,快速解除梗阻。但合并结石或蛔虫移位至胰管时可能受限。
二、控制胰腺炎症
-
禁食与胃肠减压
发病初期严格禁食,减少胰液分泌;通过静脉营养维持能量及电解质平衡。 -
药物干预
- 镇痛解痉:使用阿托品、哌替啶缓解腹痛,重症患者可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 抑制胃酸: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
- 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降低并发症风险。
-
抗感染治疗
出现感染迹象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三、支持治疗
-
液体管理
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充白蛋白或血浆。 -
营养支持
早期以静脉营养为主,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
四、手术干预
适应症包括:
- 内科治疗无效,病情进展为急性腹膜炎;
- 内镜取虫失败,蛔虫持续阻塞胰胆管;
- 并发胰腺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需引流。
五、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食未洗净蔬果,定期驱虫以降低复发风险。
注:治疗需个体化,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方案,重症患者应尽早转入专科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