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皮肤反应
- 红斑与水疱:被咬部位会出现水肿性红斑,可能伴随透明水疱,形状不规则,这是毒素作用的典型表现。
- 瘙痒与灼热感:叮咬处明显瘙痒,疼痛可能呈烧灼或刺痛感,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
- 皮肤破损与溃烂:若抓挠过度或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甚至溃烂。
-
全身症状
- 若出现发热、头痛、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可能是毒素引发过敏或炎症反应,提示中毒风险较高。
-
处理建议
- 立即清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中和毒素。
- 避免刺激:勿抓挠或拍打虫体,防止毒素扩散。
- 局部用药: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缓解症状。
- 及时就医:若症状严重(如大面积溃烂、持续发热)或皮损扩散,需尽快就医。
提示:隐翅虫多活动于潮湿阴暗环境(如草地、树林),徒步时建议穿长袖衣裤,避免直接接触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