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痢,中医称大便中带血不带脓的痢疾,治疗赤痢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西药
-
抗生素
- 复方新诺明:广谱抗生素,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某些原虫都有抑制作用。
- 甲硝唑:抗厌氧菌药物,对肠道厌氧菌感染有效。
- 阿莫西林: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 头孢克肟: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杀灭效果。
- 诺氟沙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肠道细菌感染有效。
-
肠道黏膜保护剂
- 蒙脱石散:覆盖消化道黏膜,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致病菌、病毒的侵害。
- 盐酸小檗碱:具有抗炎作用,对于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赤痢所致的腹痛、发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止泻药
- 洛哌丁胺:减少肠道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减少水和电解质的丢失。
中药
- 血痢汤:白术、条芩、苍术、黄连、干姜、黄柏、当归、滑石、乌梅。水煎,食前服。
- 止血痢疾丸:鸦胆子、桂元上为细末,制丸剂,如绿豆大。或装胶囊温水送服。
- 儿童回春丸: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伤寒发热、治疗急性惊风,也可以改善明显的痢疾等情况。
- 速效止泻胶囊: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用于赤痢、热泻,肠炎等。
其他
- 口服补液盐溶液:适用于轻至中度脱水患者,补充因腹泻导致的水分和矿物质丢失。
治疗赤痢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