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性血吸虫肠病
常见于初次感染者或慢性患者再次大量感染,主要表现为:
- 发热(多为间歇性或弛张热,体温可达39-40℃)
- 腹痛、腹泻(粪便呈稀水样或黏液脓血便)
- 全身性皮疹、肝区肿大压痛
- 部分患者伴咳嗽、气喘、胸痛等呼吸道症状
2. 慢性血吸虫肠病
多由急性期未治疗或反复感染发展而来,病程超过半年,症状包括:
- 间歇性腹痛、腹泻或便秘
- 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
- 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
- 部分患者可触及左下腹肿块(肠壁纤维化或息肉形成)
3. 晚期血吸虫肠病
长期未治疗的重症患者可能出现:
- 腹水进行性加重、肝脾显著肿大
-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
- 肠梗阻、结肠增殖型病变(左下腹条索状肿块)
- 严重者出现侏儒症(儿童患者)或恶病质
并发症提示:
- 肝硬化、肝昏迷
- 结肠癌风险增加(与长期炎症刺激相关)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如粪便虫卵检测、结肠镜等),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预防需避免接触疫水,加强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