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不划给湖北的原因包括信阳的特殊地理位置、信阳作为军事重镇的战略意义、以及信阳的文化特点。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南临湖北,东接安徽,是中部三省地区的交界地。信阳市是我国地理意义上的南北、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因此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信阳市接壤地在河南省境内的信阳市,在语言特色、风俗习惯等方面却和湖北省更为相似,信阳人更是被称为不会说河南话的河南人。信阳扼守淮河上游水陆要冲,自古就是一座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古人言:信阳“向东可守寿州、合肥,为天下形势之地。”北方势力如果从信阳突破淮河上游防线,就可以顺流而下,寿阳(寿县)无险可守,直接威胁到合肥,甚至古代南方的核心南京。在信阳南部桐柏山和大别山的交界处有著名的义阳三关:平靖关、武胜关和九里关,春秋时期称为大隧关、直辕关、冥阨关,历来是闻名天下的险塞要道。义阳三关是从信阳南下直通湖北的最快捷通道,可直接威胁到湖北境内的两座军事重镇武汉和襄阳,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是长江防线的关键,绝对不容有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柏举之战,吴国从义阳三关直插楚国腹地,很快攻破楚国都城郢都。信阳作为楚国北面门户,襄阳的东面门户,失之则楚国危矣。南北朝时期,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昏庸无道,雍州刺史萧衍从襄阳起兵,直趋南京。北魏已经拿下寿阳,早就对信阳垂涎欲滴。刚好趁南朝齐内乱,出兵攻下了信阳。信阳处在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处,有独特的豫风楚韵。信阳就有了“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誉。换句话说,你把信阳当成北方城市没问题,说它是南方的也行。但是,从气候、语言、饮食习惯等方面来看,信阳其实更偏向于南方。信阳四季分明,是非常典型的南方气候,而且山水相依、河网密布,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酷似江南。信阳人饮食习惯也与河南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更偏向于南方,是以大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