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内膜炎的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且隐匿,需结合以下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一、全身感染症状
- 不规则发热或低热:部分老年人可能无发热或仅表现为长期低热,与普通感染性发热不同,常规退烧药效果不佳。
- 非特异性消耗症状: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常被误认为衰老或慢性病表现。
- 关节/肌肉疼痛:表现为单侧或游走性关节酸痛,或不明原因的肌肉压痛,可能早于其他症状出现。
二、心脏相关症状
- 心脏杂音变化:原有心脏杂音增强或性质改变,或出现新的杂音(如海鸥鸣样杂音),可能与瓣膜损伤相关。
- 心功能减退:早期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但老年人基础心肺功能差,易被忽视。
三、神经系统及栓塞表现
- 意识障碍:定向力下降、嗜睡甚至昏迷,可能因微血栓或脑动脉栓塞导致。
- 呼吸道症状: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可能与肺部小栓塞或误诊为肺炎有关。
四、其他隐匿表现
- 轻度贫血:进行性正常细胞性贫血,无网织红细胞增生。
- 皮肤改变:偶见皮肤瘀点或Osler结节(紫红色痛性小结节),但老年人发生率较低。
注:老年人症状常被基础疾病掩盖,若出现不明原因乏力+低热+心脏杂音变化,需高度警惕心内膜炎,及时完善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