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蚊水的作用
驱蚊水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可干扰昆虫感知人体气味,起到驱赶作用。被咬后涂抹驱蚊水能减少蚊虫继续叮咬的风险,但无法直接缓解已咬伤的炎症或疼痛。 -
正确使用方法
- 仅限涂抹在未被叮咬的皮肤暴露处(如手臂、小腿),避免接触伤口、眼睛和嘴巴。
- 若皮肤已破损或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清水冲洗伤口。
- 建议每隔4-6小时重复涂抹以维持效果。
-
被咬后的应急处理
- 清洁伤口: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叮咬处,避免感染。
- 消肿止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冰敷缓解症状。
- 观察反应:若出现发热、红肿扩散或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
注意事项
- 避免在伤口处直接喷洒驱蚊水,可能刺激皮肤。
- 儿童、孕妇或敏感人群使用前建议咨询医生。
- 野餐时建议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并提前喷洒驱蚊水。
驱蚊水可用于预防后续蚊虫叮咬,但对已咬伤的皮肤需谨慎处理。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