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途径
- 性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与梅毒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螺旋体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体内。
- 母婴传播:妊娠4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食管梅毒。
- 血液传播:输入含梅毒螺旋体的血液或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可能感染。
- 接触污染物:接触梅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剃须刀等物品,若自身皮肤有破损也可能感染。
-
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会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当累及食管时,螺旋体侵犯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形成溃疡、瘢痕,甚至导致食管狭窄或树胶样肿(梅毒瘤)。这一过程通常发生在三期梅毒阶段,因免疫系统未能有效清除螺旋体,病情逐渐进展。 -
高危因素
- 未及时治疗或梅毒感染史未彻底治愈,螺旋体可能潜伏并后续侵犯食管。
- 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感染风险。
食管梅毒是梅毒螺旋体通过特定传播途径侵入食管后,引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需通过抗梅毒治疗(如青霉素)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