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表现因具体类型不同差异显著,主要分类及表现如下:
一、抗凝血类杀鼠剂(如敌鼠钠、溴敌隆)
- 早期症状
中毒后1-3天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头晕、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 出血表现
3天后逐渐出现全身性出血,如皮肤瘀斑、鼻出血、咯血、便血、尿血,严重者可因颅内或内脏大出血导致死亡。
二、神经毒性杀鼠剂
1. 毒鼠强
- 前驱症状:口唇麻木、头痛、醉酒感;
- 典型表现:全身强直性抽搐(持续1-10分钟,反复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可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 心血管损害:心悸、胸闷、心肌酶升高。
2. 氟乙酰胺
- 轻度中毒:四肢麻木、面部抽动、烦躁不安;
- 重度中毒:全身抽搐、昏迷、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常伴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
三、无机类杀鼠剂(如磷化锌)
-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呕吐物有蒜臭味;
- 神经系统:头晕、全身麻木、抽搐、昏迷;
- 其他:心悸、气短,严重者呼吸衰竭。
四、其他类型杀鼠剂
- 敌鼠钠盐
潜伏期1-2天,表现为关节肿痛、全身紫癜、鼻出血、尿血等出血倾向,重者休克。 - 安妥
口部灼热、肺水肿(呼吸困难、两肺湿啰音)、嗜睡、休克,严重者昏迷。
五、全身性临床表现
- 潜伏期
- 急性杀鼠剂(如毒鼠强)为数分钟至数小时;
- 慢性杀鼠剂(如抗凝血类)可达数天。
- 多系统受累
- 循环系统:血压下降、室颤;
-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肺水肿;
- 皮肤:皮疹、瘙痒(多见于过敏反应)。
注:若怀疑杀鼠剂中毒,需立即就医并明确毒物类型,以便针对性解毒(如维生素K1对抗抗凝血类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