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动脉转位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症状与合并畸形、组织缺氧程度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症状
-
发绀
- 出生后即可出现全身性青紫,严重程度与合并畸形相关。
- 若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出现差异性青紫:上肢青紫较下肢明显。
- 低氧血症持续加重,哭闹或活动后青紫更显著。
-
呼吸困难
- 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甚至呼吸暂停。
- 肺部淤血和气体交换障碍可导致呼吸衰竭。
-
心力衰竭
- 出生后3-4周逐渐出现喂养困难、多汗、肝大、水肿等症状。
- 肺血流量增加或肺血管阻力升高时易诱发心衰。
二、伴随体征及异常表现
-
心血管系统异常
- 心音异常:第二心音单一或亢进,可闻及奔马律或舒张中期杂音。
- 心脏杂音:柔和喷射性杂音(左室流出道梗阻或动脉导管未闭)、连续性杂音(大型室间隔缺损)。
-
全身性表现
- 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
- 外周体征:股动脉搏动减弱(合并主动脉弓异常时),水冲脉(粗大动脉导管未闭)。
三、合并不同畸形的特征性表现
合并畸形 | 症状特点 |
---|---|
室间隔完整 | 青紫明显(出生数小时内即显著),杂音轻微或无。 |
大型室间隔缺损 | 发绀较轻,以心力衰竭为主(生后2-4周出现)。 |
左室流出道梗阻 | 严重青紫,胸骨左上缘响亮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
肺动脉高压 | 呼吸困难加重,第二心音亢进,肺部细湿罗音。 |
四、并发症
- 低氧血症:全身性缺氧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 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升高,加重心肺负担。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部淤血及免疫力低下相关。
注:诊断需结合心电图(右心房/心室肥大)、心脏超声(主动脉与肺动脉位置异常)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