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的命名源于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的结合,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自然景观说
鹰潭市信江南岸的龙头山因老鹰盘旋而得名。相传龙头山山麓有一深潭,潭水清澈见底,游鱼嬉戏,吸引众多老鹰在此栖息、盘旋,形成“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的景观。这一自然现象被当地居民代代相传,逐渐演变为地名。
二、诗人刘命清说
明末清初的诗人刘命清因触景生情得名。他游历至鹰潭市信江龙头山时,被山间形似雄鹰眼睛的深潭吸引,潭水清澈寒冷,寒流升腾。受此启发,他作诗《鹰潭》:“不畏前溪冷,鸡鸣逐晓星。风霜欺短鬓,身世信浮萍。” 后因诗名与景观契合,人们以“鹰潭”命名此地。
三、家族迁徙说
清光绪年间,桂姓始祖桂友凉为避战乱迁徙至此,其祖先曾获异人预言:“翔鹰冲汉表,养甲向潭栖。” 源自对“鹰潭”二字的谶语解读,桂友凉选择在此定居,形成以家族命名的迁徙记忆。
补充说明
鹰潭市原为贵溪县鹰潭镇,1979年撤镇设市后保留了“鹰潭”名称。市内景点如龙虎山(道教发源地)与地名中的“龙”字相呼应,形成“龙虎山鹰潭市”的独特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