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导致营养物质无法被正常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的疾病。在晚期,这种症状会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多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腹泻
- 表现:晚期患者腹泻症状可能更加严重,粪便量多且不成形,次数频繁,常伴有脂肪泻(粪便中脂肪含量高,表面油腻)。
- 原因: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腹泻。
2. 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
- 表现: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恶病质(极度消瘦、乏力)。
- 原因:由于长期营养吸收障碍,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和蛋白质,无法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3. 贫血
- 表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 原因: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吸收不良,导致造血功能下降。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 表现:
- 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皮肤粗糙、过度角化。
- 维生素D缺乏:骨骼发育不良、手足搐搦症。
- 钙、镁缺乏: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
- 原因: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吸收不良,导致体内储存量不足。
5. 水肿和低蛋白血症
- 表现:周围性水肿(如眼睑、下肢水肿)。
- 原因:长期蛋白质吸收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渗漏到组织间隙。
6. 消化道不适
- 表现:腹胀、腹痛、肠鸣音活跃等。
- 原因: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在肠道发酵,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7.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表现:脱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钠)。
- 原因:长期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
总结
小儿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晚期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加重、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水肿、消化道不适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