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腔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以下是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处理方法:
一、药物治疗
-
抗生素:针对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阿莫西林、青霉素等,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诱发或加重DCM心衰。
-
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或人血丙种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水肿、胸闷等症状。
-
洋地黄类:如西地兰、地高辛等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律失常。
-
扩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等药物,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药物,控制心率,缓解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
心肌代谢改善剂:如泛癸利酮等药物,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
二、手术治疗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心室功能,用于急症抢救。
-
心脏移植:对于严重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差者,可行心脏移植。
三、日常保养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四、医院与科室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心脏科进行,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五、其他治疗措施
-
控制心衰: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如使用正性肌力药、利尿药等。
-
逆转心肌肥厚:通过药物治疗逆转心肌肥厚,如使用β受体阻滞药等。
-
防止心室重构:通过药物治疗防止心室重构,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
并发症治疗:如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选用胺碘酮,发生栓塞现象应用溶栓治疗。
六、预后
小儿DCM预后不良,病情迅速恶化,多数于发病半年至1年因严重心力衰竭死亡,少数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阿-斯综合征或猝死。5年存活率约60%。
通过合理的护理和专业的医疗管理,大多数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较好的长期预后。注意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事项,积极配合医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