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血脑屏障穿透力强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需足量足疗程使用。
- 激素类药物:若感染严重或出现脑水肿,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
- 辅助药物: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对高热、头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二、手术治疗
- 清除病灶:通过乳突切开术、鼓膜切开术等清除中耳乳突的化脓性病灶,阻断感染扩散。
- 引流减压:颅内压过高时需行腰椎穿刺或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必要时实施脑桥外侧池切开引流术。
三、支持与对症治疗
- 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患者营养摄入,维持输液平衡,必要时少量输血。
- 并发症预防:密切监测病情,预防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如出现躁动、昏迷需加强护理。
四、康复期管理
康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度休息与锻炼,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
提示:耳源性脑膜炎病情危急,需立即就医并严格遵医嘱治疗,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