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编码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该蛋白质合成减少或功能缺陷。这种缺陷会引发肺部和肝脏的炎症和损伤,表现为多种症状。以下是该病的初期症状及其特点:
1. 新生儿及婴幼儿初期症状
- 持续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1~2个月内可能出现持续性黄疸,伴随大便陶土色和尿色加深。
- 肝肿大:体检时可发现肝脏肿大。
- 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化验检查中可见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轻至中度升高。
- 黄疸消退与肝硬化:黄疸通常在2~4个月内消退,但部分患者在2岁后可能出现肝硬化。
2. 成年人初期症状
- 呼吸困难:早期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反复呼吸道感染。
- 体重减轻:患者通常较为消瘦。
- 低氧血症:早期血气分析可能显示轻至中度低氧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
3. 其他常见症状
- 腹胀和食欲差:由于肝功能受损,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 皮肤和巩膜黄疸:肝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积累,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
- 脾肿大:脾脏因慢性炎症刺激而增大,患者可能感到左上腹部不适。
4. 症状的严重性及发展
- 初期症状可能较轻,但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可逐渐发展为严重的肺气肿、肝硬化,甚至肝癌或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5. 建议
- 及时就医:如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新生儿黄疸或成人呼吸困难,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早期干预。
- 定期监测: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肺功能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延缓进展的疾病,建议患者及家属重视症状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