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被咬部位会出现刺痛或灼热感,这是由于千足虫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 瘙痒与红肿:毒素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瘙痒、红肿,可能伴随皮疹或水疱。
- 红斑与水肿:过敏反应会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红斑,严重时局部肿胀明显。
- 坏死组织: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组织坏死,表现为局部皮肤变黑或褐色。
- 全身反应:部分人可能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处理建议:
-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毒素扩散;
- 冷敷缓解疼痛,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 若症状严重(如大面积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
注意:千足虫本身不主动攻击人,但其分泌物具有刺激性,野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裤并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