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尖线虫病的前兆通常包括以下症状:
- 腹痛: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或脐周的阵发性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
- 恶心呕吐:寄生虫的存在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 腹泻:肠道受到刺激,蠕动加快,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可能不成形。
- 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这可能是由于寄生虫释放的某些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
-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面部水肿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 消化道出血:寄生虫损伤胃肠道黏膜,引起少量或大量出血,可表现为黑便、呕血。
- 肠梗阻:当寄生虫在肠道内聚集,可能导致肠道梗阻,出现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 腹膜炎:若寄生虫穿透胃肠道壁,引发腹膜炎,会有剧烈的腹痛、腹肌紧张等表现。
这些症状可能在食用了可能携带异尖线虫的生鱼片等食物后出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治疗。
检查方法
- 胃镜检查:发现幼虫、病理组织学检查找到虫体横切面,可以确诊。
- X线钡餐检查:胃部X线表现包括胃角增宽、胃边缘僵直、双边化,胃壁不整齐,有充盈缺损等。
- 免疫学检查:以异尖线幼虫纯化抗原作皮内试验呈阳性反应,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升高。
- 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时在病变组织内能见虫体、虫体角皮或肌层的切面。
-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查: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方法可用于诊断。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最近报道用阿苯达唑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胃或咽喉与食管异尖线虫病,应及早做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虫体立即钳出。对肠异尖线虫病采用保守疗法,在抗感染与抗过敏处理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有肠穿孔、腹膜炎或肠梗阻等并发症,立即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