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从未属于江苏省,其行政归属历经多次调整,具体如下:
一、历史沿革
-
古代宿州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宿州地区已出现萧、宿等封国。
-
秦朝时设泗水郡、砀郡,属中原地区。
-
-
隋唐时期
- 因京杭大运河开通,宿州成为苏鲁豫皖地区中心城市。
-
明清时期
-
明朝后期大运河淤积,宿州地位下降。
-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划分江苏、安徽时,宿州属安徽凤阳府。
-
二、近现代行政区划调整
-
1955年行政区划调整
- 萧县、砀山县曾属江苏徐州专区,但因“有利于民族团结、国防建设”原则划入安徽宿县专区。
-
1970年代至今
-
1974年宿县改为宿州市,1994年撤县设市。
-
现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埇桥区,总面积9939平方公里。
-
三、当前行政边界
宿州市东邻江苏宿迁市,西接河南商丘市,西北毗邻山东菏泽市,南连蚌埠市、淮北市,北连江苏省徐州市,是皖苏鲁豫四省交汇的新兴中心城市。
总结
宿州历史上曾短暂属于江苏,但自195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始终为安徽省地级市。尽管与江苏宿迁市地理相近,但分属不同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