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硬化的处理需结合孕周、肝功能代偿情况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具体方案如下:
一、终止妊娠的指征
- 妊娠早期:若存在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食管静脉曲张,建议及时终止妊娠。
- 妊娠中晚期:若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出现门静脉高压或严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需考虑终止妊娠。
二、继续妊娠的管理
-
多学科协作
产科、内科、外科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胎儿情况。 -
营养支持
- 饮食: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低盐低脂饮食,肝性脑病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 补充白蛋白:通过14氨基酸-800促进白蛋白合成,改善腹水。
-
保肝与腹水治疗
- 保肝药物:补充维生素、肌苷等,辅以丹参、黄芪等中药活血化瘀。
- 腹水管理:限制水钠(每日钠≤2g,水≤1000ml)、利尿(呋塞米等),必要时腹腔穿刺引流。
-
抗病毒治疗
针对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可选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三、分娩方式选择
- 阴道分娩:肝功能代偿良好且无并发症者,可在严密监测下试产,备好凝血因子及输血支持。
- 剖宫产: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严重门脉高压或产科指征(如胎儿窘迫)。
四、并发症预防
- 出血预防:补充维生素K、输注凝血因子,纠正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 感染防控: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产时及产后感染诱发肝性脑病。
五、生活调理
-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减少体力消耗,孕晚期以卧床为主。
- 禁忌:严格禁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控制情绪波动。
妊娠合并肝硬化的处理需个体化,早期评估风险,综合营养、药物及手术干预,同时加强产前监护,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