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自行使用驱蚊水
驱蚊水(含避蚊胺等成分)主要用于预防蜱虫叮咬,若被叮咬后直接喷涂可能刺激伤口,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蜱虫叮咬后可能携带病原体,需优先处理伤口而非依赖驱蚊剂。 -
正确处理步骤
- 移除蜱虫:用尖头镊子贴近皮肤夹住蜱虫头部,垂直缓慢拔出,避免扭转或硬拉。
- 消毒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清洁叮咬部位及双手。
- 观察症状: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发热、乏力、红肿扩散等异常,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
预防措施
若需继续户外活动,可喷涂含避蚊胺的驱蚊剂于裸露皮肤和衣物(避开伤口),但需注意每4小时补涂。
被蜱虫咬伤后应优先处理伤口并就医,而非使用驱蚊水。日常预防可参考穿长袖衣裤、避免草丛长时间停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