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症状
- 疼痛:伤口处可能出现刺痛或持续性钝痛,这是由于老鼠口腔细菌引发的炎症反应。
- 红肿:被咬部位会因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因子释放出现红肿,可能伴随热感和触痛。
- 皮疹:部分人可能因过敏反应出现红斑、水疱或荨麻疹,多集中于咬伤区域。
2. 全身症状
- 发热:体温可能升至38℃以上,伴随出汗、乏力,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表现。
- 头痛:可能由感染引发颅内压增高或炎症刺激脑膜导致,常伴随恶心呕吐。
3. 潜在严重风险
- 感染:老鼠携带汉坦病毒、破伤风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伤口化脓、败血症或出血热。
- 破伤风:若伤口较深,需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建议处理措施
- 立即冲洗消毒: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
- 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抗生素,并监测是否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 观察并发症:若48小时内出现皮疹、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诊。
清明期间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衣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野生动物。若被咬伤,切勿自行处理伤口过深或忽视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