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直接使用驱蚊水
驱蚊水含避蚊胺、驱蚊酯等化学成分,若皮肤有破损或伤口,驱蚊成分可能通过创口刺激皮肤,加重炎症或引发中毒风险。尤其是儿童、过敏体质者需格外谨慎。 -
正确应急处理步骤
- 清洗伤口: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处,降低感染风险。
- 冷敷止痒: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患处,缓解红肿和瘙痒。
-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引发二次感染。
- 外用药膏: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
-
何时需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伤口红肿扩散、疼痛加剧或发热;
- 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反应;
- 怀疑被毒虫(如隐翅虫、蜘蛛)叮咬。
-
预防措施
- 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暴露;
- 提前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蚊液(避开眼周、伤口);
- 避免在草丛、树林中长时间停留或翻动石块。
被虫咬后应优先清洁伤口并冷敷,避免直接使用驱蚊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