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磷中毒的药物治疗需根据中毒类型(无机磷或有机磷)选择方案,以下是综合治疗建议:
一、有机磷中毒(常见于农药中毒)
-
抗胆碱药(对症解毒)
- 阿托品:拮抗乙酰胆碱的毒蕈碱样作用,缓解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等症状。需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至患者出现“阿托品化”(如皮肤干燥、瞳孔扩大、肺部啰音消失)。
- 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作用时间长,副作用较少,适用于替代阿托品。
-
胆碱酯酶复能剂(对因解毒)
- 氯解磷定、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解除烟碱样症状(如肌束震颤),需与抗胆碱药联用。
- 双复磷、碘解磷定:适用于重度中毒,需监测心率和血压。
-
血液净化治疗
- 严重中毒或出现肾衰竭时,可通过血液灌流、透析清除体内毒素。
二、无机磷中毒(如黄磷灼伤或误服)
-
硫酸铜解毒
- 口服中毒者可服用1%硫酸铜溶液诱导呕吐,但需控制剂量,避免铜中毒。
- 皮肤灼伤时,用2%~3%硝酸银溶液清洗创面,清除残留磷颗粒。
-
支持治疗
- 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肝肾功能,预防溶血。
- 导泻时使用液体石蜡(避免盐类导泻剂)减少磷吸收。
三、共同处理原则
- 清除毒物:脱离污染环境,彻底冲洗皮肤/黏膜,口服中毒者尽早洗胃(用高锰酸钾或清水)。
- 监测并发症:密切观察肝、肾、心功能,预防多器官损伤。
- 禁用药物:避免肟类胆碱酯酶复活剂(如氯解磷定)与硫酸铜联用,可能引发铜中毒。
四、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磷中毒需专业急救,如洗胃、气管插管等操作,切勿自行处理。
- 区分中毒类型:无机磷中毒(如黄磷)与有机磷中毒用药不同,需医生判断。
- 预防复发:急性期后仍需监测肝肾功能,慢性中毒需修复牙体、治疗骨坏死。
建议患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遵医嘱用药,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