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疗
-
常用方剂
- 连理汤:适用于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休息痢,可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 驻车丸:针对阴虚作痢,症见痢下赤白、虚坐努责、午后低热等,可养阴清肠。
- 乌梅丸:用于寒热错杂、病情顽固的休息痢,尤其大便呈酱色者。
- 温脾汤:脾胃阳气不足、遇寒即发者,可温中导下。
-
中成药
- 泻痢固肠丸:健脾化湿、益气固肠,适合久痢、腹胀腹痛。
- 久痢丸:健脾益气、除湿化滞,缓解久痢症状。
- 黄连素、复方黄连素片:清热燥湿、解毒止泻,适用于腹痛、腹泻。
- 葛根芩连丸:解表清热、燥湿止泻,对发热、黏液便有效。
二、西医治疗
- 抗菌药物:如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等,需根据病原菌选择,避免滥用。
- 止泻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减轻腹泻。
- 调节肠道菌群: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菌群平衡。
三、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中医需根据寒热虚实选择方剂,如脾虚湿热可用李佃贵化浊解毒法(藿香、黄连等)。
- 联合治疗:可中西药结合,如抗菌药联合中药调理,或微生态调节剂辅助。
- 生活调理: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注意卫生,保持情绪稳定。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