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心血管损害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针对病因治疗
- 抗 HIV 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治疗 AIDS 的关键,通过抑制 HIV 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心血管损害的发生风险和进展。常用药物有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奈韦拉平、依非韦伦)、蛋白酶抑制剂(如茚地那韦、利托那韦)等,一般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 心血管损害的对症治疗
-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减轻心脏负荷,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改善心脏重构,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必要时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
- 心律失常的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使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室性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需要电复律或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 心包积液的治疗:少量心包积液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如果积液量较多,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如呼吸困难、低血压等,需要进行心包穿刺抽液或心包开窗引流,以缓解症状。
- 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对于 AIDS 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方法与非 AIDS 患者相似,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和必要时的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 AIDS 患者的特殊情况,如药物相互作用、免疫功能低下等。
- 支持治疗
- 营养支持:AIDS 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通过鼻饲或静脉途径补充营养。
- 预防感染:加强护理,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避免因感染加重心血管损害。可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AIDS 患者心血管损害的处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感染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营养科等,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