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处理方法
一、急性发作期处理
-
药物治疗
- 心室率>140次/分时,需紧急用药控制心率,常用药物包括: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
- 胺碘酮(适用于其他药物无效时,但需注意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禁用)
- 洋地黄中毒者需停用洋地黄,改用普罗帕酮或苯妥英钠。
- 心室率>140次/分时,需紧急用药控制心率,常用药物包括:
-
迷走神经刺激法
- 尝试压迫颈动脉窦(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可能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
-
电复律
- 紧急情况下(如伴严重头晕、晕厥),可通过电击快速恢复窦性心律。
二、长期治疗
-
药物治疗
- 长期预防可口服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类药物(非洋地黄中毒者)。
-
导管射频消融术
- 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推荐通过射频消融术消除异常起搏点,根治率较高。
-
中医辅助治疗
- 针灸、按摩等中医手段可能辅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三、生活方式调整
-
日常护理
-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
-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及浓茶摄入。
-
饮食管理
-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控制高盐、高脂饮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者:需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心力衰竭患者:若病情严重,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
总结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层处理:急性期以药物和电复律为主,长期管理优先考虑射频消融术,辅以生活方式调整。具体方案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