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大出血属于急症,需采取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处理方案,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一、急救与基础处理
- 立即就医
患者需保持冷静并平卧,下肢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同时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 -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
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快速补液(如晶体液、胶体液),必要时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防止休克。 - 禁食与生命体征监测
严格禁食以减少胃酸分泌及胃肠蠕动,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指标,评估出血量及休克风险。
二、药物治疗
- 抑酸药物
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及溃疡修复。 - 止血药物
使用氨甲环酸、氨基己酸等抗纤溶药物辅助止血,或生长抑素(如奥曲肽)降低内脏血流量。 - 根除幽门螺杆菌
若合并感染,需采用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三、内镜下止血
- 适应证
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可见血管裸露的情况,可联合药物预处理提高成功率。 - 操作方法
- 局部注射:如肾上腺素稀释液。
- 热凝止血:如氩离子凝固术(APC)。
- 机械止血:如止血夹夹闭出血点。
四、手术治疗
- 适应证
经药物及内镜治疗无效、反复出血、合并穿孔或怀疑恶变时需外科干预。 - 术式选择
- 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广泛溃疡或难治性出血。
- 选择性血管结扎术:针对明确出血血管的局部处理。
五、后续管理
- 逐步恢复饮食
出血停止后从流质饮食(如米汤、热牛奶)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预防复发
规范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胃镜。
关键提示
- 出血量评估:通过呕血/便血颜色、血红蛋白动态变化及休克表现判断出血严重程度。
- 多学科协作:需急诊科、消化内科、外科联合制定个体化方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