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处理需遵循以下综合措施:
一、药物治疗
-
抗结核治疗
- 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10-15mg/kg/d)、利福平(10-15mg/kg/d)、吡嗪酰胺(20-30mg/kg/d)和乙胺丁醇(15-25mg/kg/d),需联合使用并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
- 初始强化期通常为2个月,后续巩固治疗需持续9-12个月,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
- 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如异烟肼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利福平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
-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 短期使用泼尼松(1-2mg/kg/d)可减轻中毒症状、促进病灶吸收,疗程8-12周,需逐步减量。
二、对症支持治疗
-
症状管理
- 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 咳嗽剧烈者使用镇咳祛痰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或雾化治疗(如异烟肼+地塞米松雾化)。
-
营养支持
- 补充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肉类、蛋类、新鲜蔬果),贫血患儿可少量多次输血。
三、隔离与防护
- 患儿单独居住,房间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痰液需密封处理,接触者戴口罩并勤洗手。
- 治疗期间避免外出,防止交叉感染。
四、监测与复查
- 定期进行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肝肾功能检测,评估疗效及药物毒性。
- 若出现耐药或并发症(如脑膜炎、心功能不全),需调整方案或考虑手术治疗(如肺叶切除)。
五、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
-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症状变化,出现意识障碍、持续高热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