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蛋白血症Ⅱ型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为主要特征,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血脂谱、基础疾病及耐受性进行选择。以下是综合多篇指南和临床研究的推荐方案:
一、核心治疗药物
-
他汀类药物
-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显著降低LDL-C水平(降幅可达20%-50%),同时适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适用人群:所有无禁忌证的Ⅱ型患者,尤其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者。
-
依折麦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通过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与他汀联用可进一步降低LDL-C约15%-25%,适用于单用他汀未达标或他汀不耐受者。
二、辅助治疗药物
-
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
- 针对混合型高脂血症(LDL-C升高伴甘油三酯>2.3mmol/L),可降低甘油三酯30%-50%,但需注意与他汀联用可能增加肌病风险。
-
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
- 新型注射类药物,适用于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仍不达标或他汀不耐受者,可降低LDL-C达50%-70%。
三、其他可选药物
-
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 通过阻断肠道胆酸重吸收降低LDL-C(约15%-30%),但可能引起腹胀、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
烟酸类药物
- 可全面调节血脂(降低LDL-C、甘油三酯,升高HDL-C),但潮红、肝毒性等副作用限制其使用。
四、联合用药方案
- 他汀+依折麦布:一线强化降脂方案,适用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
- 他汀+PCSK9抑制剂:用于极高危患者(如ASCVD合并糖尿病)的强化降脂。
五、注意事项
- 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CK)及血糖,警惕肌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 需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饱和脂肪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
六、治疗目标
- 一般患者:LDL-C<2.6mmol/L。
- 高危/极高危患者(如ASCVD、糖尿病):LDL-C<1.8mmol/L或较基线降低≥50%。
注: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