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 作用:缓解胸痛和炎症,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0.9g,每日4次)、布洛芬(600-1200mg/d)或吲哚美辛(75mg/d)。
- 适用情况:轻中度胸痛或炎症控制不佳时。
2. 秋水仙碱
- 作用:辅助抗炎,减少复发风险,推荐剂量为0.6mg每日2次。
- 适用情况:与NSAIDs联用或作为二线治疗。
3. 糖皮质激素
- 作用:快速控制炎症,常用泼尼松(40-60mg/d)。
- 适用情况:NSAIDs疗效不佳、出现血性心包积液或复发性病例。
4. 镇痛药
- 作用:缓解剧烈疼痛,如吗啡类药物。
- 适用情况:胸痛难以忍受时短期使用。
5. 免疫抑制剂
- 作用:用于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者,如环磷酰胺。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换药。
- 治疗期间需监测心包积液变化及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血糖升高等)。
- 多数患者2-6周可自愈,若出现心脏压塞需紧急心包穿刺引流。
提示:以上方案需结合临床实际调整,建议尽早就医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