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发作是癫痫的一种类型,其特征为发作初期的临床症状显示双侧半球受累,往往伴有意识障碍。运动性症状是双侧性的。发作期间,EEG显示双侧半球广泛放电。全面性发作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
- 意识丧失:患者在发作初期会突然失去意识,可能伴有一声大叫后摔倒。
- 强直期: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包括眼肌、咀嚼肌、喉肌和呼吸肌等。可能导致眼睑上翻、眼球上翻或凝视、口部张开并紧闭(可能咬伤舌尖)、患者发出尖叫声等。
- 阵挛期:患者从强直转入阵挛,每次阵挛后都有短暂的间歇,阵挛频率逐渐减慢,间歇期变长。在一次剧烈阵挛后,发作停止,进入发作后期。
- 发作后期:可能出现短暂阵挛,导致牙关紧闭和大小便失禁。呼吸首先恢复,随后瞳孔、血压和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肌肉张力放松,意识逐渐恢复。
2. 失神发作
- 典型失神:患者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意识丧失但不摔倒,两眼凝视,持续数秒钟后意识恢复。发作后不能回忆发作过程,可以继续之前的活动。
- 不典型失神:与典型失神发作表现类似,但开始及恢复速度均较慢,多见于伴有广泛性脑损害的患儿。
3. 强直发作
- 肌肉强烈收缩:导致肢体固定在一种扭曲的姿势,可能伴随头眼向一侧偏斜。强直性呼吸肌收缩时可能导致呼吸受阻,出现紫绀。强直发作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4. 阵挛发作
- 重复阵挛性抽动:伴意识丧失,之前无强直期。双侧对称或某一肢体为主的抽动,幅度、频率和分布多变,为婴儿发作的特征,持续一至数分钟。
5. 肌阵挛发作
- 突发短促的震颤样肌收缩:可对称累及双侧肌群,表现全身闪电样抖动,面部、某一肢体或个别肌群肉跳。单独或连续成串出现,刚入睡或清晨欲醒时发作较频繁。
6. 失张力发作
- 肌张力突然减低:身体无法保持原有姿势。如果全身肌张力丧失,患者就会突然倒下,容易导致摔伤。
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都是癫痫全面性发作的重要表现。在面对这一疾病时,患者及其家庭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多数癫痫患者能够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